2、做好生产管理
首先,严格分离打样样张和正式印刷品。我们曾碰到有的标签印刷厂生产管理混乱,打完的样品不及时丢弃,较后不经意间混同正品一起出货,导致重码。另外,还要注意上下两班操作员的衔接,严格执行记录备案制度,如:上个班打印了1~1000,下个班就应该从1001开始打印。这些看似无需提醒,实际却屡有事故发生。
3、采用安全的模切调刀方法
为了应对模切前调刀,操作员往往会多打印一些标签备用。这样做的弊端是:如果调刀后没有及时清除备用标签,而是与正品一起出货,又会出现重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开发软件时特别添加了调刀页的设置功能,调刀用的标签上只有含刀版线的底图,而没有可变数据,用此法尽力避免上述事故的发生。
4、选用具备自我核对机制的软件
作为软件开发商,我们在可变数据印刷软件开发中专门设置了作业日志和打印比对功能,一旦发生实际打印数量和理论数量不符 时,即可报警提示。另外,我们还开发了大量的逻辑函数,帮助用户根据不同的作业特性自己设置报警逻辑,即报警逻辑可以自定义。举例来说,碰到空数据可以报警,碰到应该13位的数据而实际输出只有12位也可以报警等等。
5、建议数据本地运行
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引起漏码,如果数据文件存放在远端的服务器上,当网络不佳时,因不能及时收到数据进行处理,也会导致漏码和漏图。虽然这种事故我们十几年中只遇到了一、二起,但还是要提一下,并建议:只要在条件和安全许可的情况下,数据应尽量放到本地运行。
档案备份非常关键
出现漏码和重码,标签印刷厂怀疑的是软件是否出现输出问题,或者数字印刷机的打印服务器(RIP)是否出现了重复操作的问题,甚至会怀疑是打印机自己误打印了两次。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只要正常操作,这种错误发生概率很小。
为了寻找错误时有迹可循,操作员需要做好操作日志,因为很多操作行为是操作员不经意做出的,把自己的操作记录备案,方便回忆、寻找错误,同时有利于自己提高操作水平。另外,操作员需要备份好操作文件和输出文件,不可打印完毕就立即删除客户数据、制作过程文件和输出用的打印文件,不要为节省一点点硬盘空间而选择这种非专业的操作方法。我们碰到过很多标签印刷厂,当我们提出要检测当时的操作文件来帮助他们分析事故缘由时,往往被告知文件早已被删除。既然出了事故,一定是有原因的,保存好数据是对您客户的较好保护。
使用条码检测仪
无论怎么小心,还是有可能出现打印缺陷,造成重码和漏码,所以出货前使用条码检测仪再把一道关,是避免重码和漏码的较后一道防线。由于目前条码检测仪的工作效率远远跟不上数字印刷机的输出速度,所以为了赶着出货,很多标签厂打印、模切完就包装、出货,根本不做检验,条码检测仪成了接单时展示给客人看的道具,实在有点儿遗憾。
拼版方案
谈到产品溯源,大标套小标(或者称为一拖多)形式的拼版是绕不开的技术问题。记得七、八年前我还与标签印刷厂一起讨论如果设计大标套小标的方案,是在打印文件准备阶段做好,还是贴标后再次扫码时做好。没想到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看,大标套小标的方案已为大多数用户采用,并且越来越多。一般来说,箱码、盒码和产品码三个码混合拼版就够用了,但为保险起见,火并软件支持4种码混合合版。
理论上每个标签都可以有自己单独的数据文件,然而近两年我们看到的往往是不同标签共享一个数据文件。这样做看上去简单一些,但也造成了很多数据冗余,即重复描述的字符,无形中增加数据文件的容量,给排版逻辑设置增加了一些难度。火并是同时支持单个数据文件和多个数据文件的,而且是单枚标签分开设置,合版用专门的不规则拼版(自由组版)模块完成。这样处理数据的好处是,除了设计简单,还使得每个标签自身调整更加自由灵活。当然我们也可大小标集中作为一个模版进行设计,这是实在没有逻辑可循时的较后一招。